媒体报道 | 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:六年之“期”,未来可期

 
以下全文转载自南京日报
 

 

以下为报道全文

 

 

梅雨季的南京,空气虽潮湿闷热,但满目葱茏的绿意,仍然能看出栖霞高新区的勃勃生机。6月21日下午,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在高新区紫东国际创意园举办了六周年庆活动。

 

这颗人工智能领域里的璀璨明珠,自诞生之初,便承载着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的卓越愿景,由南京市和清华大学携手培育,于栖霞沃土深耕六载。六年的风雨兼程,图灵院已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,不仅孕育了超67家科技创新企业,更如同春雨般滋养出一批批科研硕果与青年人才。6月11日,习近平总书记还给姚院士回信,勉励其推动学科交叉与前沿创新,更激励了图灵院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勇攀高峰,以奋进姿态开拓科技疆域,引领南京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持续领航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平台赋能
 
一项项技术成功落地

 

 

“南京就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,一系列鼓励创新、支持创业的政策,尤其政府对科研的持续投入,成为推动科研创新成果涌现的关键。”姚期智是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奖项“图灵奖”创立以来唯一获奖的华裔学者,六年前,他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实践,带领团队站上了人工智能产业的第一线,赴宁“创业”组建了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。那年,他已经72岁。

 

初期,图灵院重点打造了五大功能平台,涉及AI交叉领域重大科技创新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、AI+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服务、AI产业发展集聚和AI领域股权投资机构集聚。随着一系列前沿技术的深入研发和广泛应用,图灵院孵化的成果如春笋般破土而出,从南京走向全国各地。

 

南京溧水的丰码科技,以智慧农业之名,研发种植业上游栽培技术,能让番茄提前两周上市,产量增40%;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,让AI担当“法官助手”,帮助提高阅卷效率;一项新发布的专利,利用AI采集信息,通过数据可实现比对自动诊疗……

 

图灵院总经理李强介绍,针对入孵企业所在细分赛道特点,图灵院投资超千万元打造了“图灵AI开放平台”,集多方安全计算、大数据处理、物联网边缘计算于一体,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,助力其创新技术想法实现落地。在外求学多年的刘浛就因此受益。他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,于2023年年初回宁创业。借助图灵院的技术平台,不到半年时间,其项目研发就取得了明显实效。去年5月开始,项目又启动了投融资洽谈,有望为南京的区块链产业发展作出贡献。

 

“六年来,图灵院始终深耕‘AI+’产业,以单点技术上的突破和积累将人工智能应用推向更多领域。”李强说,截至目前,图灵院已诞生科研立项48项、软件著作权44项,申请发明专利53项,先后研发出图灵AIGC平台、灵犀工场·一站式AI大模型训练平台等,孵化和投资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涉及AI+医疗、AI+金融、AI+教育、AI+城市、AI+安全等领域,项目总估值超过270亿元。

 

 

招才引智
 
一批批人才茁壮成长

 

除了依托清华大学的卓越“智力库”加速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,图灵院还扎根南京培企育“智”,主动扛起在宁孵化杰出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2021年,图灵院与南京市共同打造了一块创新创业“试验田”——图灵驻场企业家(EIR)基地。三年时间,在这块“试验田”里,众多创新创业的种子得到了培育和滋养,逐渐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、开花结果。

 

 

本科就读于多伦多大学的刘得锐,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。读研时,他和师友一起创办了南京知能科技有限公司,瞄准的就是人工智能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。“创业之初,作为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,社会阅历匮乏,前期可以说我是非常挣扎。”刘得锐坦言,作为一名“姚班”毕业生被图灵院关注和培育,他感觉非常幸运,“工作人员不仅把前期孵化成功的企业案例、相关赛道等给我全面分析,包括企业创立初期的体制建设、人员选择等,也都给了很多有效建议。”

 

熊星科技创始人周睿是第三期入驻基地的创客之一。26岁的他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奖博士生、AI实验室研究人员、前苹果公司软件工程师……其公司通过应用多模态AI模型技术打造了生成式教育内容的智能平台,能协助教师进行教育内容生成,也能提供与学生的实时互动AI助教。“进入图灵院后,不仅有‘大牛’提供免费创业指导,还有办公场地和资金支持,以及更多高层次的资源对接。”周睿说,去年,他带领团队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首届“MIT Ignite: 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业大赛”的旗舰奖,其公司年度营收额也达到了近700万元。

 

“在宁打造这一‘试验田’,除了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,更希望为南京依靠人才抢占创新制高点贡献一份力。”李强说,科技创业者来到图灵,既可以获得技术支持,又可以拓宽资源、增长技能,补齐短板。

 

培企增效
 
一家家企业蓬勃发展

 

依靠在宁招才引智的全新尝试,图灵院助力一批批人才茁壮成长,也让更多资源聚了起来,帮助一家家企业蓬勃发展。

 

凭借智慧垃圾桶“出圈”的图灵志慧环保科技(南京)有限公司,其CEO宋钊曾经是图灵院的一名员工。此前,他在互联网领域有着十年的创业经历。2020年6月,他入职图灵院,负责一些政府信息化的需求对接,并进行创新项目的尝试。“早期创业时,没办法做太多研发性的投入,所以更偏重运营类项目,缺点就是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。”宋钊说,图灵院在AI技术领域搭建了很多基础的、开放性的技术服务平台,可供他尝试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。

 

2021年年初,在与南京城管部门的一次业务对接中,宋钊了解到其对于解决垃圾分类难题的业务需求。“刚开始我通过项目申报的形式进行内部孵化,依托图灵院强大的技术支持,半年多时间,我们就研发出‘图灵小蚁’智能垃圾桶盖,不仅可智能识别垃圾是否正确分类投放,还会针对垃圾满溢等情况发出警报。”宋钊说,项目在2021年年底进行试点,如今在南京、武汉、西安、重庆等地均有应用。

 

成立于2019年的丰码科技同样是在图灵院的帮助下稳健成长。该公司专注于智慧农业的发展,在得到图灵创投的资金支持后,又相继获得了凯风创投、IMO Ventures和驰星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。去年,该公司还又完成了数千万元的融资。在图灵院的大力支持下,公司已扎根南京白马国家农高区,持续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。

 

 

 

今年全国两会上,“人工智能+”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在号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,人工智能无疑是重要引擎之一。6月21日,栖霞区人民政府与图灵院签署了深化二期合作协议,图灵院还拿出了“路线图”,将围绕“聚焦产业需求、拓展研发触角、加强人才引育、深化校地融合”四个关键维度进行。深化与南京本地优势产业的协作,推动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AI+行业应用项目,在南京积极开拓新赛道,吸引更多全球顶尖人才加入图灵,深化与南京高校的协同,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,为南京人工智能的长远发展蓄积力量……

 

“六年之期,硕果累累;六年之后,未来更可期。”姚期智说,他将瞄准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战略高地,为南京打造“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”贡献力量,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、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继续前行。

 

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查金忠 于洁尘 朱旖旎

通讯员 季婧 卢雨文 韩丽锦

 

首页    媒体报道    媒体报道 | 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:六年之“期”,未来可期
浏览量: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