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报道 | 图灵驻场企业家(EIR)基地迎来三周年

 

创新之魂,唯才是举。2021年6月,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携手南京市共同播撒下一颗创新的种子——图灵驻场企业家(EIR)基地。

 

 
 
 

 

如今,这块创新创业的“试验田”已走过了三载,肥沃的土壤滋养孕育出一批批优秀的青年人才,他们的项目也如同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,茁壮成长。

 

 
这里,有创业的故事
 

 

本科就读于多伦多大学的刘得锐,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。读研时,他和师友一起创办了南京知能科技有限公司,瞄准的就是人工智能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。

 

“创业之初,作为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,社会阅历匮乏,无论是与人沟通,还是客户资源挖掘,我都非常欠缺。可以说创业前期的我,每天都很挣扎。”刘得锐坦言,作为一名“姚班”毕业生,能够被图灵院的人才基地关注和培育,他感觉非常幸运,“基地的工作人员不仅把前期孵化成功的企业案例、相关赛道等给我全面介绍分析,甚至包括企业创立初期的体制建设、人员选择等,他们也都给了很多有效建议。”

 

正是在图灵院的悉心栽培下,刘得锐由一名青涩学子蜕变为行业新星,基地的精准指导使他在创业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。

 

 
这里,有成长的见证
 

 

熊星科技创始人周睿是第三期入驻基地的创客之一。26岁的他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奖博士生、AI实验室研究人员、前苹果公司软件工程师……其公司通过应用多模态AI模型技术打造了生成式教育内容的智能平台,能协助教师进行教育内容生成,也能提供与学生的实时互动AI助教。

 

周睿分享道:“加入图灵院后,我不仅获得了‘大牛’级别的创业指导,还享受到了办公场地和资金支持,更重要的是,有了更多高层次的资源对接。”这份支持,不仅助力熊星科技在首届“MIT Ignite: 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业大赛”中荣获旗舰奖,更推动公司年度营收接近700万元,展现了惊人的成长速度。

  

 
这里,有平台的力量
 

 

放眼过去三年,图灵驻场企业家(EIR)基地仿佛一个AI人才孵化器,平台的力量助力创新之花开满了这个“梦工厂”。

 

“没有平台的支持,人才创业的试错成本将异常高昂。创业者来到基地就好比是站在了小巨人的肩膀上,在此可以高瞻远瞩,避免重蹈覆辙。”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总经理赵晓蕴强调,对于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而言,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三者缺一不可。其中,天时意味着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,地利指的是图灵院的优质背景和丰富资源,而人和,则体现在图灵院对初创团队的快速优化与搭建能力。“这些,都是人才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。”

 

赵晓蕴说,三年来,图灵院不仅关注外部人才,还注重内部潜力的挖掘。图灵志慧CEO宋钊原先就是图灵院的一名员工,在研究院的技术支撑下,宋钊成功转型为科技创业者。“我通过项目申报的形式进行内部孵化,依托图灵院强大的技术支持,半年多时间,我们就研发出‘图灵小蚁’智能垃圾桶盖,不仅可智能识别垃圾是否正确分类投放,还会针对垃圾满溢等情况发出警报。”宋钊说,项目在2021年年底进行试点,如今在南京、武汉、西安、重庆等地均有应用。

 

一直以来,南京市始终将人才视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,通过一系列政策创新和资金投入,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。从提供创业空间到搭建交流平台,从政策优惠到资金扶持,南京致力于打造人才聚集高地,让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创新者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。而图灵驻场企业家(EIR)基地与南京的城市愿景紧密相连,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,更是一个思想碰撞、梦想孵化的平台。

 

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项目在这里生根发芽,基地必将在人工智能产业的版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引领南京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走向新的辉煌。

 

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旖旎

通讯员 韩丽锦

 

 

首页    媒体报道    媒体报道 | 图灵驻场企业家(EIR)基地迎来三周年
浏览量:0